通过“走出去”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
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了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、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。
我国外贸的传统优势是什么呢?主要是劳动力数量多而且价格低,优势的实现方式主要是“引进来”。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,我国引进了国外的资金、技术和管理,在全球产业链或者说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,使我国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充分发挥出来。自1990年代以来,我国出口额快速增长,特别是2002年到2008年期间,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20%;货物出口占全球的份额,从2000年的3.9%上升至2013年的11.7%。与之相应,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也经历了较快增长,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比长年超过50%。我国发挥外贸传统优势的这段历史,可以为培育新优势提供经验。
全球贸易体系是通过全球产业链[WTO经常使用的概念是全球价值链(GVCs),两者意义大致相同]整合起来的。全球产业链包括部件生产、组装、生产服务等多个环节,这些环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,每个参与全球贸易的经济体都从事其中一些环节,产业链将它们串在一起。我国1990年代以来的外贸快速增长,根本原因是在全球产业转移中承接了劳动密集的产业链环节,主要是加工和组装。而全球产业转移,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推进的。
目前,我国在劳动力方面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减弱,要维持并提高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,需要培育新的优势。我国实际上已经在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优势,例如,我国已经成为集成电路和电子部件的最大出口国,占全球的份额超过了20%,说明我们在技术上是有一些优势的。我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,就是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实现升级,占据前端的研发与部件生产、后端的品牌等环节。
我国已经具有潜在的新优势,问题是如何变为现实。根据历史经验,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。一方面,我们要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,承接一些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环节。当然,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升级主要还是靠自己,引进外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。另一方面,我们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,将一些劳动密集的环节转移出去,这就要大力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。企业“走出去”,在国外建立制造基地,可以在我国与所在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链:我国出口设备和部件,所在国加工和组装,部分成品再出口到我国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升级,外贸竞争新优势得以实现。
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而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,重点当然是在发展中国家。通过“走出去”,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可以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深化合作,形成紧密的产业链,将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。这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意义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