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福旺白铁市场
电话:0543-2760067
传真:0543-2760011
网址:http://www.sdjtlgb.com.cn
邮箱:jintailigangtie@163.com
当前位置:信息中心
信息中心
【行业评述】也谈产业升级换代:从钢铁业说开去
在钢铁产能过剩的今天,坊间均说,中国是钢铁大国,并非钢铁强国。
这句话有争议,有很多业内人士也不同意,说我们的设备、技术都很先进,大型高炉、大型转炉、大型连铸机等等,世界上有的,我们都有了。冶金理论也和世界同步。至于成分调配、热处理、控轧控冷等等技术,是我们需求的问题,不是供应端的问题。
中国是一个长流程的冶炼过程,这是因为我们铁矿的低品位造成的,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废钢循环的阶段,因而不会采取电弧炉炼钢的短流程方式。
我曾经看过美国制造业的一个纪录片,对其电弧炉炼钢的废钢处理叹为观止。但实际上中国这二十年突飞猛进的基建和房地产开发需求,使得粗钢生产一路高歌猛进,铁矿石进口庞大的量能,根本不会有废钢的大规模循环。
自然,废钢精炼出来的钢铁,杂质更少,成分更加稳定,成型更加优良。
业内因此认为在选矿到冶炼这个环节,中国更加具备优势,在世界冶金业占有重要地位。
我自然也看了许多反对者的意见,从我个人的逻辑结构来看,我认为上面所说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重要,但更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也未必那么艰难,问题在于体系系统性的问题。
首先制造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冶金是一个物理与化学兼备的科技,海外许多企业已经传承了上百年,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,积淀工艺细节,这是我们不具备的。许多理论上和书本上所列的工艺方式,成分配比,你按照它描述的过程去做,也未必做得到。
我们来把它说的通俗一点,比如说炒菜,你会看到书本上的菜谱,但你并不知道大厨在哪一个节点开始加料,多少温度,怎么翻炒。炒出来的菜就大相径庭。
那么在建筑业突飞猛进的时候,钢铁业只要实行粗放的大写意做法,制造廉价的大批量的粗钢,就可以营利。并以控制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成本,或凭借对大宗商品周期性的价格把握、或通过信贷资源的掌控来降低成本,获得市场占有率和盈利。
这就是中国钢体业所主要做的事情。
静下心来,去做研发,在生产过程中积累对工艺精益求精的经验,是否有人会做呢?我们必然推得出,不同的行业需求,可能有不同的态度。撇开建筑业用钢,在汽车制造业、轴承工件、特殊钢、军工等领域,就会有大量的企业去寻求技术和工艺的提升,满足市场需求。
然而你会了解,汽车用钢的热处理技术不同,就造成进口钢和国产钢的品质不同。轴承配件的使用精度、年限等,进口钢和国产钢又不同。许多特殊钢和军工用钢,我们生产不了 。航空母舰的耐腐蚀船体,我们有没有解决,不得而知,因为之前我们还在使用俄罗斯的制钢技术。
这个过程中,不是需求的问题,而是供应端整个体系的问题。
比如说有没有钢铁企业静下心来,大量投资研发。因为研发是一个试错过程,付出极大成本和时间,需要大量人才。那么是否会化大价钱请精英技术人才。对国营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,试错的过程还会承担责任,甚至有牢狱之灾,是否有制度去让研发的试错过程更加宽松。
答案是极少。
原因来自两个,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,当一项技术研发成果,付出巨大代价,抄袭者蜂涌而入,超捷径而去。二是私权保护的基业传承,从而激发的企业家精神,保持长久的眼光和投入。
很显然,我们不仅仅是在钢铁业,在其他行业也难以看到,只是因为同样的问题。
国营企业易于卸责,贪污和浪费,效率低下都是病症,但核心的经济学原理,就在于卸责。股东利益和企业家精神缺位,人际关系混乱,造成卸责,因而无人承担风险和进取的责任。
私营企业在货币信贷的双轨制下,在政商关系的萧杀之下,在私权保护没有彻底履行的大背景下,有多少人肯在投资巨大的长期经营中,去谋求技术的进步呢?
然后又回到工艺的问题,即使企业研发出了合适的工艺,从实验室到大规模量产,这是两个概念。大规模量产,在不同的机器、不同的量能级别上需要成熟的技术,就是我们前者所说的长时间的积淀,然后是人的执行。中国的企业管理层、技术人员、产业工人在每一个环节是否会坚持做到每一个细节无误的执行呢?
很显然,不能。
中国是一个浮躁的社会,企业家在看着金融业、技术人员时刻担心房子和股票,产业工人在愤怒中,认为工资太低。
工艺的每一个细节,都牵扯到一个产品最终出来是良品,还是马马虎虎使用的产品。
我过去从事建筑业时,常看见工人在最寻常的螺丝钉使用时,不时因为十字螺纹麻花磨损,而丢弃,重新换新的。即使是这样最基础的广泛使用的螺丝钉,我们的制造业也不能做到工艺一致,使用顺畅。而针对一些好的螺丝钉,手枪钻的钻头又会迅速的磨损。
这就像冶炼业内人士说,当年去观察冶炼好的钢渣时,你看到五花八门的废渣,你也知道整个冶炼过程的工艺是不稳定的。
所以,我们看到了表象,也推导出实质,那么我们的升级换代是否能够完成呢?
在漫长的经济史里,我们看到日本人的匠人精神,看到德国人杜绝金融业和房地产的投机,专心于制造业,看到美国人有庞大的金融投机,但自由精神激发广泛的科技创新时。感叹德国人的制造可以用百年,日本人的制造可以用十年,中国制造可以用一年,美国的制造随时在出现惊奇的新事物时。
我们应该做什么呢?
我们是应该继续污染大地,让雾霾实现另类公平,通过牺牲中国人的健康和赖以持续生存的环境,继续支撑和输出过剩产能?大量印钱和透支财政赤字去支撑房地产库存、高福利?
还是静下心来,改良我们的营商环境,确立让企业家精神基业常青的体系,让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有着职人精神的荣耀和生存背景?
你要选择何去何从?